close

        
昨晚和小妹租了「東京甩尾」回家看,還買了下酒菜和啤酒,打算好好享受悠閒的週六夜晚。

其實昨天很累,前天和同事們聚餐後,又跑去唱歌,踏出錢櫃時,天已經亮了。回家睡不到4個小時,在澳洲的朋友una的越洋電話就來了。被老爸叫醒時,還以為在作夢,因為眼睛根本睜不開,躺到小弟房間的大床上,和una聊了將近2個小時後,意志處在清醒又恍惚中。

下午還跟小妹去看書,她念書,我看書,我看得比她認真,好像我是考生,她還馬不知臉長的嬉鬧,裝乞丐抖腳或抽煙時學年獸噴煙,好氣又好笑。

到了晚上,老實說,我跟本不想看什麼「東京甩尾」,但是,又不想很平凡的跑去睡覺,很沒有週末的感覺。

還好,最後我撐住了,沒倒在床上睡著,因為,真的超好看的啦!

每台車甩尾時都像在「飄」。大轉彎時,車子就輕輕的飄來飄去,車身距離牆壁可能只有5公分距離,好像在跳圓舞曲一樣輕盈,優雅的轉過身去。我跟小妹都看傻了,妞妞也傻了,因為我捉住她,一下往左一下往右,她的頭居然都能保持是正的,好像也在甩尾一樣。一直玩弄她,這樣一來,我看甩尾的時候,才不會太緊張。我太容易融入劇情了。

看完後,我突然想到最近看得一本書「感官之旅」,時報出版,作者是黛安、艾克曼,裡頭將五感分開介紹,「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最後一章是「共感覺」,裡頭描述各式感覺是如何形成,甚至舉出動物和人類的不同之處,有趣之外,讓我在生活中,更重視自己的感覺。

就像昨晚,電影的甩尾動作讓我和小妹看得刺激,是「視覺」和「聽覺」,啤酒讓我們身心更加放鬆,那是「味覺」也許還參雜「嗅覺」,感覺構成了生活,我們都依賴感覺生存。

就如那晚,坐在「兔子聽音樂」裡頭吃飯,朋友講到飲食不是只有味覺和嗅覺,燈光黯淡或明亮,增添了菜色的美醜、人的氣色,餐廳有好的燈光,可以讓餐點更美觀,人的氣色也變得柔和,用餐的感覺更好。

朋友說得很有道理,尤其,最近看過「感官之旅」後,我更加重視自己的每一個感覺。

像電影「東京甩尾」劇情刺激好看,音樂讓我印象深刻,現在一邊打網誌,一邊聽著電影主題曲「Tokyo Drift」。音樂刺激我不斷回想起劇情片段。原來感覺不只是當下記憶,是延續的。受到某東西的吸引,感覺會一直蔓延,持續一週或是一個月或是一年,甚至以為遺忘了,多年後也會突然憶起。

感覺,很有趣。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na 的頭像
Tina

想過著簡單的生活

T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