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看完一本書叫「100日常經典設計」,就如書名所言,將許多日常生活的小東西,透過攝影呈現不一樣的美感。裡頭有介紹便利貼、釘書針、吸管等常見日常用品,感謝攝影師的用心拍照,這才發現原來吸管可以被拍的這麼美?

這本書是很輕鬆且不費力的閱讀完,剛好做最近看了一些建築評論和介紹書籍間的緩衝。

只是,有一點小小的困惑。裡頭有介紹到可彎式吸管的發現,是美國某個人在逛熱狗攤時的發想。這是這本書上的描述。

前陣子看了郝廣才的「腦力發電」,裡頭恰好也有介紹到可彎式吸管的發明,也是字數不到50字的描述吧!上頭說,是一個日本媽媽,為了讓生病的孩子可以方便的飲用水,所以構思出來的發明。

可彎式吸管,到底是怎麼被發明的?是這位美國人和這位日本媽媽都曾經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想到這點子?還是其中一位作者有錯?我想,我會試著去查核。

只是,這讓我對知識的傳遞冒出冷汗。以前在雜誌社時,也曾經遇過一樣的事。另一本雜誌還是目前廣受好評得居家雜誌之一,上頭描述的某一個特刊,卻明顯在許多地方出了錯。大眾消費者不知道,卻將內容輸入了腦中,知識傳遞出了錯,要怪誰?

當然要怪雜誌編輯的粗心(雖然,我也是很粗心的人,不過,我粗心至少都是在無傷大雅的地方,真的很重要的地方,我可不敢。),還有,消費著在遇到疑惑時,是否有做求證動作?

不知道是否我將事情想得太嚴肅?但是,個人是真的不喜歡腦中有錯誤的知識,如果那個知識是錯的,那不如不要。

真假難判斷,我只能要求自己,每一篇報導都不要忘記今天自己講的話。這不只是一份我喜愛的工作,它也有著深沈的社會責任。只是,延伸出來的閱讀,也讓我秉持這樣的念頭,永遠對事物要抱持求證的想法。關於這一點,我還在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