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塊厝、土塊厝、土塊厝,常常聽到這詞兒,可是,我永遠不知道他到底長什麼樣子?

有同事說,土塊厝就是竹子當鋼筋,泥土當混凝土,去蓋成一間屋子。聽起來好酷,更加深我想看看土塊厝的意願。總算,在前幾天去鶯歌玩得時候,讓我發現一間「土塊厝」。

剛剛上網找了些相關知識,眾說紛紜讓我愈看給愈不清楚。估狗大師和騎磨有時候很好用,唯一麻煩的是知識不見得正確。不過,大致歸納出一個主軸,每個地區的土塊厝,都是以泥土和水製成泥磚,若想讓泥磚更堅固,或加入竹或稻草在內,增添穩固性。


雖然構造不好,不過,看了好幾個介紹都說優點是「冬暖夏涼」。不過,因為混了泥土當牆,我想,蚊蟲感覺也容易滋生吧!而且我們拿了1根木條往廢棄的土塊厝的牆面打,泥灰就霧茫茫的飛起,真是好不牢靠啊!相較於隔壁幾間的廢棄紅磚屋,顯得粗獷許多。這樣想想,廢棄的紅磚屋想當年應該也是有錢人才住的起吧!

不管如何,土塊厝都是老祖宗的生活足跡,很有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