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有幸孤身獨處,雖然我從來並不孤獨,我只是獨自一個人而已。」過於喧囂的孤獨

 

朋友介紹了這本書,聽說很感人,至少,他看了這本書會想流淚,勝過「追風箏的孩子」、「風之影」。我想,我看了一定也會很感動,我想我這麼愛哭的人,一定會大哭,如果照他那樣說的話,一個鐵錚錚的男人都紅了眼框的話。

可是,我眼框居然沒有絲毫紅了,看似平靜翻完了它,闔上了它,放進袋子裡。正坐在卡瓦利咖啡廳的我,慢慢點起一根菸,卻發現手微微發抖,心有種被重物壓著,慢慢下沉,無力卻浮上來了。

這本書的作者,叫「赫拉巴爾」,是個捷克作家,已過世十年。書封上描述他醫生寫作大多描寫普通、平凡、默默無聞、被拋棄在「時代垃圾堆上的人」。有點像日本作家-奧田英朗,專門描寫社會邊緣人的生活。

是不是這類型的人,生活都充斥太多無奈,已經不需要再談論無奈。這兩位作者對書中主角,都不會去描述他們生活多悲慘,他們對生命有多麼的不信任或是不幸帶給他們多大的心情衝擊?

反而,像是個安靜的第三者,靜靜看著,再用單純描述事件的方式,寫出他們的生活。沒有撕牙裂嘴的驚心動魄,一切都淡淡的,但似乎主角就浮現在我眼前,那樣逼真。我可以看到他們臉上的表情,看到他們的模樣和四周環境,彷彿跟著他們一起經歷了整個過程。

我看到「過於喧囂的孤獨」裡的老人漢斯,被上司怒吼時,一隻腿跪在地上,心中充滿惶恐,覺得自己無用,卻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可是這個漢斯,卻因為在廢紙收購站工作了35個年頭,閱覽無數書籍,他每天窩身黑暗地下室,卻因為書籍遨遊世界,其實是個很博學的人哪!

沒有得到別人的尊重,在別人眼中就是個無用。漢斯有個橋段讓我爲他心疼,他又被主管罵的時候,心中想著:「雖然我不知道要他寬恕我什麼,這就是我的命運;永遠請求寬恕,甚至自己請求自己寬恕,寬恕自己是這麼個人,生來如此……」。

過於喧囂的孤獨,這幾個字在書中以不同形式和心路歷程出現了2次。我拿筆將他們畫了起來,在這本書看完,這幾個字像是變重了,在我心中積壓下來,才發現,即使沒有拿起筆做記號,它都存在著。

為什麼看完書,感到滿滿的無奈?一方面是跟著漢斯過了他的一生,看到他的喜他的哀,跟他到生命終了,他用了平靜卻又激烈的方式,結束自己生命。在他被趕出廢紙收購站,他選擇爬進陪伴他35年的壓力機,按下啟動按鈕,像過去把一堆堆廢紙打包成包裹那樣,將自己也打成了個包。

我甚至不敢想,機器壓在他身上,壓碎他的四肢,當血液四漸,他卻面帶笑容。我到底該為漢斯開心或嘆息?

一方面也是感嘆自己不夠惜福吧!相較於漢斯,我有愛我的家人、關心我的男朋友和朋友們,還有份喜愛的工作。我不需要揪心惶惶度過每一天。如果,我能在天氣晴朗的假日,窩在樹下喝著檸檬水,就像馮內果說的:「如果這不叫幸福,還有什麼叫幸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